
9月28日上午, “七轶华章 岁月留香——yl23411永利建院70周年实物档案捐赠展”在交大yl23411永利院史馆举行,永利官网公司党委副书记赵文华,永利官网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吴正一,捐赠者代表退休教师徐建中、吴敏章、王雅娣,员工王昌梅、葛政荣以及相关部处和二级学院的负责人、教师代表和员工代表50余人参加开幕式。档案馆馆长徐汝明主持开幕仪式。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吴正一致开幕辞,他代表yl23411永利对每一位捐赠者、档案工作者、支持展陈工作的各部门和企业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吴正一在讲话中说到,去年10月,在yl23411永利隆重庆祝建院70周年之际,yl23411永利院史馆新馆正式落成开馆,并成为了交医文化传播和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开馆同期,yl23411永利档案馆面向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到珍贵的实物档案百余件。这些珍贵的实物档案承载着一代代交医人的辛勤与汗水,更见证着交大yl23411永利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始终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奋斗的办学使命。此次展览的开启不仅仅是一场实物档案展览,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激励着交医人勇往直前,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书写新的华章。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挖掘交医历史,丰富浦东校区新院史馆的陈列,希望更多的师生员工加入实物捐赠行列。

随后,赵文华副书记和吴正一副书记共同为“七轶华章 岁月留香——yl23411永利建院70周年实物档案捐赠展”揭幕。



在此次展览展出的展品中记录了yl23411永利办学以来的许多个“第一”:有震旦大学yl23411永利首届毕业生的博士毕业文凭;有《同德通讯》的创刊号等。同时,还展出了一批极其珍贵的红色史料:其中包括陈独秀之子陈延年在震旦大学就读时的信息登记表;有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交大爱国师生全力保护校产,租借震旦大学红楼继续开展教学的公文;还有震旦大学作为第三救护医院收治伤兵的调查表,见证了震旦师生全力投入“全民族抗日”的历史,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此外,一些珍贵的实物档案也同期陈列:有我国现代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先驱余㵑教授曾经使用的菌落计数板和显微镜;有瑞金医院抢救邱财康的完整影像资料。

震旦大学yl23411永利首届毕业生博士毕业文凭

震旦大学yl23411永利宋国宾教授使用的法华字典、宋国宾之子宋恩灏的任命通知书

陈独秀之子陈延年在震旦大学读书期间的信息登记表

《同德通讯》(创刊号)、同德yl23411永利教材

抢救邱财康事件记录影集

一级教授余㵑使用的菌落计数板和显微镜

上海第二yl23411永利工农预科毕业证书、成绩单、口腔系毕业合影

上海医学专科学校(后并入二医)使用的教学讲义

不同年代校庆纪念徽章
此次实物档案展览将于即日起在院史馆底楼展出,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前往参观。未来,交大yl23411永利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强院史档案的征集工作,丰富浦东校区新院史馆的陈列。档案馆竭诚向yl23411永利及各附属单位、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员工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yl23411永利院史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