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Oncogene》在线发表了yl23411永利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团队题为“HIPK2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promoting the degradation of HIF-1α”的论文。该论文阐明了HIPK2 (serine/threonine homeo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通过直接结合HIF-1a蛋白,诱导其泛素化降解,从而降低肝癌异常血管生长、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与转移的功能和相关机制,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肝细胞癌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变化。HIF-1a蛋白作为细胞氧气的感受器在氧气正常的情况下会被VHL分子标记,进而通过泛素化过程被降解,因而正常情况下细胞内HIF-1a表达量很低。在缺氧时,HIF-1a会积累增多,调控下游分子促使细胞适应缺氧环境。通常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氧气供应相对较少,因而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HIF-1a则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异常血管生成、糖酵解以及促进存活和抑制凋亡等途径,促进肿瘤生长和恶性进展,因此,靶向HIF-1a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临床治疗肿瘤潜在方案。

本研究首先通过肝癌病人临床队列发现HIPK2蛋白在肝癌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肿瘤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数据表明,HIPK2蛋白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及其促血管新生作用。进一步研究人员发现HIPK2是通过靶向肿瘤赖以生存的HIF-1a分子,促进其泛素化降解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研究为靶向HIF-1a信号通路达到治疗肝细胞肝癌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