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宵节刚过,春节的爆竹声尚未远去,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余韵中时,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手术室里却早已灯火通明。年过七旬的张志愿院士带领多学科团队,连续为多例复杂晚期口腔癌患者实施高难度根治手术。无影灯下,张老师以精湛技艺与时间赛跑,更用"手把手"的带教为青年医师示范着大医精诚的真谛。
01刀剑起舞的生命保卫战
2月13日清晨8点半,张志愿院士再次认真细致阅读当日首台手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确定手术方案,并制定是否即可行功能重建的预案。这位因颌骨中心性癌累及口底的患者,曾在多地求医未果。面对肿瘤侵犯范围广、重要神经血管密布的手术危险区。张志愿院士以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一个术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边讲边仔细解剖、分离保护重要神经血管,根据术中发现髁突与影响学一致,即按原设计方案行修复术。据统计,春节后1周内院士带领博士团队已完成4例中晚期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及同期显微外科修复术,护理团队负责人表示:“每台手术都超过8小时,2月13日这天同时完成2例复杂口腔癌的根治及修复手术。”至今日发稿张院士又开了两例手术,其中一例是患有多种系统性疾病的高风险病人。

A:术前

B:术后
例1右侧下颌骨中心性鳞癌T4N1bM0
保留髁突右半侧下颌骨口底病灶扩大切除术及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带血管的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口底缺损修复术。
02无影灯下的传承课堂
器械护士发现,院士总会提前在关键解剖部位先讲解后操作,方便年轻医生观察学习。跟台学习的年轻医师感慨:"这不仅是手术演示,更是一堂鲜活的人文课——院士每次都会模拟患者视角讲解术后疗效和功能预期。"
张志愿院士始终谨记并践行师辈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重视临床教育"的教诲,尤其注重切口设计和结扎止血等临床技能的传授。在结扎止血教学中,他特别强调第一个结的规范性 —— 结扎线必须交叉打正结。为此,他常以口腔临床实例警示:若因结扎线未交叉而形成假结,术后可能出现假结脱落导致大出血,严重时甚至引发窒息危及生命,某病例正是因抢救及时才得以挽回生命。这一沉痛教训深刻揭示了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基于此,张志愿院士多次郑重强调,上级医师务必肩负起带教责任,以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操作示范,引导年轻大夫扎实掌握每一项临床基本功,为医疗安全筑牢根基。张志愿院士如此说,更是落实在行动上,每次上手术台基本做到:一是严,对年轻大夫不良操作习惯必须纠正;二是解剖,反复强调解剖重要性,譬如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解剖保留颈内静脉和副神经的重要性和基本操作等等。张志愿院士几乎从解剖到保护会详细解释示教,但感到遗憾的是行政事务较繁忙,上台手术机会少了些。他认为:他本职是个大夫,应该把学到的外科技术教给员工,所以他很珍惜每次上台手术带教的机会,当好一个真善美的带教老师,并为病人多解决病痛。

03攀登者的使命担当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作为国内该领域发源地,年手术量突破12000余例,其中中晚期恶性肿瘤占比达35%。大约70%患者来源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九院牵头制定的多项专家共识已成为行业金标准。作为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科室,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历经多年努力,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唯一具备多位一体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科,处于“国内引领、国际知名”地位。

现任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教授表示,该科室历史比较悠久,在1953年成立了口腔颌面外科的病房,在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几代人和全体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诊治中心。具备了不仅仅是手术,还有放疗、药物治疗、激光、最近新兴的免疫治疗、以及肿瘤基础研究等融合在一起的特色学科。口腔颌面外科依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永利官网口腔yl23411永利不断发展,九院口腔学科于2016年获批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年科技部首次评估获得优秀),2020年又获yl23411永利首个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何悦主任表示,作为现任科主任,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发扬师辈们的优良传统,凝聚团队力量,带领学科向新的高度冲刺。
(供稿: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