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员工寄语
我和护理学院的故事(九)从交大启航:一位护理学者的成长之路与赤子情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量:


 

王皓岑,yl23411永利2007级本科生、201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美国普渡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护理学院。研究方向包括社区健康、预防性健康行为促进、癌症筛查与预防、以及公共卫生基因组学健康教育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致力于通过跨学科方法推动健康公平与社区人群健康

一、求学之路——在交大护理学院的成长与蜕变

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我有幸在交大护理学院学习、探索、沉淀、启航。回望这段时光,许多细节仍清晰如昨,既有温度,也有分量。还记得刚进入护理学院的那年,我对“护士”这个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技术”和“照护”的表面认知。但在课堂上,在老师们一次次循循善诱的讲授与启发下,我渐渐意识到:护理不仅是临床技能的堆砌,更是融合科学、人文与社会责任的交叉学科。在课程学习中,学院尤其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被不断鼓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挑战旧有认知。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仅塑造了我的专业素养,更奠定了我后来走上科研之路的逻辑根基。

本科四年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毕业设计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独立地思考一个问题,查阅大量文献、整理数据、撰写报告。起初我只是希望顺利完成任务,但随着课题逐步推进,我开始真正投入其中,对护理科研萌发了浓厚兴趣。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隐隐地意识到,也许自己可以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作为未来职业的方向。

本科期间,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走进社区的机会,我曾参与健康宣传、家庭访视等实践活动,深入接触居民的真实健康需求。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护理专业不仅属于医院,也属于社区;护士不仅是照护者,也可以是健康促进的积极推动者。这些经历深深影响了我对护理职业角色的理解,也在无形中埋下了我日后投身“社区健康”研究的种子。

二、科研进阶——从交大护理走向世界的学术探索

硕士阶段,我进入章雅青老师的课题组,正式开始系统的科研训练。在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与了课题的设计、数据整理与小组讨论等多个环节,逐步理解了科研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理论框架的构建逻辑。这些训练让我学会从更系统的角度思考研究问题,也帮助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逐渐建立起科研的信心与思维方式。那些在课题组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是我科研旅程的起点。从文献阅读中寻找灵感,在数据分析中收获喜悦,在同伴交流中相互启发——这一切都让我越来越坚定了继续深造、走上护理科研之路的信念。

后来,我有幸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并于博士毕业后进入普渡大学护理学院任职。如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我深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专业积淀与思维方式,都离不开交大护理学院最初的启蒙与培育。交大教会我脚踏实地地做学问,也教会我以责任与尊重之心对待每一项工作。

三、使命与感恩——护理事业的传承与展望

作为一名现在从事护理科研与教学的学者,我的研究目标是推动健康公平,为多元背景下的人群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我始终相信,护理学科不仅要守护疾病之后的生命,也应主动走向疾病之前的预防;不仅要深入医院,也要走入社区、家庭、政策前沿。

护理事业正面临快速发展的转折期,而交大护理学院正是许多护理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如今,母院迎来四十周年华诞,我衷心地感恩学院给予我的成长平台,感恩每一位悉心指导、无私支持的老师,也感恩与我并肩前行的同窗。衷心祝愿yl23411永利在新时代护理学科的伟大征程中,继续为国家健康战略、全球护理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